四川达州达川区:构建区镇村三级防灾体系 实现地灾“零伤亡”
时间:2024-11-21 19:52:1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达州11月21日电 (记者 王鹏 张浪)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易发多发。今年汛期,当地10天之内连续发生两起地质灾害,但均成功避险,实现“零伤亡”。中新网记者近日探访了解到,这一成果背后是当地构建的区镇村三级防灾体系。

及时发现地灾预兆 73岁村民成功预警

石桥镇天棚寨村的村民世代生活在丘陵地带。今年7月14日,连续降雨6天后,上午9点左右73岁村民刘天文到山坡上察看庄稼,忽然听到山间有类似放鞭炮的“噼啪”声,他循声而去,发现三组、四组交界处的村道水泥路面开裂,地面不断冒出浑水。

图为石桥镇天棚寨村山体滑坡现场。记者 张浪 摄

“这是山体滑坡的前兆。”刘天文根据经验判断,随后按照镇、村干部日常宣传培训的防汛知识和开展的防汛应急演练,迅速通过电话向村干部反映情况。接到报告后,村干部火速挨家挨户疏散群众。上午10点多,23户34人全部转移。

而就在上午11点左右,天棚寨村发生山体滑坡。后经勘测,滑坡体长约200米、宽约270米,土层厚度约5米,估算滑坡量超过30万立方米,造成32间房屋垮塌受损。

一位73岁的老人如何成功预警地质灾害?坐在记者面前,刘天文的语言很朴实,“平时村里开会,都会讲防灾减灾,我当时一下就想起这些来了。”

记者了解到,进入今年汛期后,石桥镇以“案”说避险,用“图”讲科普,常态化利用广播村村响、流动宣传车、微信群、院坝会、赶集日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从而形成了人人皆知、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防灾减灾氛围。

天棚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严军告诉记者,其实该滑坡点并不是达川区122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条件相对稳定,但属于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刘天文的预警对成功避险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鼓励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预警工作中,我们探索建立了灾情隐患报告有奖机制,最大可能调动广大群众防灾报灾的积极性。”石桥镇党委书记郑运刚告诉记者,针对刘天文的成功预警,镇政府奖励了他2万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入“花名册” 监测员随时预警

如严军所说,达川区日常的一项重要防灾工作,是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花名册”管理。其中,全区共有122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石桥镇有37个。

“这些地灾隐患点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监测员包点的‘镇+村+组+监测员’四级工作机制开展隐患排查、灾情收集。”严军介绍,尤其在汛期,村(社区)支部第一时间开展隐患巡查、掌握险情、发布信息、提醒群众,第一时间发现崩塌迹象,判断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形后,及时撤离受威胁人员。

图为石桥镇天棚寨村山体滑坡现场。记者 张浪 摄

天棚寨村村委会副主任陈红霞是该村的监测员。如今每到汛期,她会对隐患点进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再排查,从而确保“万无一失”。陈红霞说,每位监测员都经过了当地相关部门培训,尤其是前往一些滑坡现场培训,保证预警的专业性。

“比较大的隐患点,我们就安排多位监测员,比较小的只安排一位。”达川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陈乔说,选取监测员最重要的考量是距离隐患点近,“无论村社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离得近,就可以担任监测员。”

记者了解到,今年进入汛期以后,石桥镇对12座水库、3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山洪易发点等开展安全监测、隐患排查工作,并逐一建立“一点“两卡”风险隐患台账,健全了隐患点监测人、村级负责人、镇负责人、技术支撑人的“四级”责任人预警模式,确保各隐患点的险情能及时被捕捉。

构建区镇村三级防灾体系 充实应急管理队伍

陈乔介绍,达川区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对全区地灾隐患点进行日常管理,定期通过无人机、裂缝仪等设备,采集隐患点变化趋势,同时还承担着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任务。

“抢险救灾重在科学调度,精准施策。”达川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桥镇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得益于构建了区镇村三级防灾体系,从而实现了险情发生后,上下信息互通,协同配合,速报顺畅,处置果断,管控有效。

图为石桥镇天棚寨村山体滑坡现场。记者 张浪 摄

在此背景下,处于三级防灾体系中间一环的乡镇起着关键作用。记者了解到,比如石桥镇,持续开展交流培训,让各级干部树立起防灾观念,从而进一步辐射到村组。而除了灾情预警,灾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同样重要,包括现场管理、老百姓情绪安抚和人员安置等工作。“紧急避险后,总有老百姓希望回家抢救一些值钱物品,必须做好劝返管理工作。”郑运刚表示。

因此,石桥镇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队伍,包括镇级干部职工、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以及党员积极分子和热心群众。此外,石桥镇为充实救灾救援力量,采取政府引导、本人自愿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由67名退伍军人组成的救灾志愿者队伍。

“退伍军人队伍与镇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劝导撤离,将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至集中安置点,帮助受灾农户搬运物资、抢救牛羊牲畜;在灾后恢复工作中,依然坚守在一线,开展险情排查,清理道路淤泥、修复断裂道路、排除农田积水,登记灾情,发挥了巨大作用。”郑运刚说。

达川区人民政府上述负责人表示,以石桥镇为例的达川区乡镇,在汛期中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易发实际,严格落实“六个一”要求:即完善“一页纸”预案、组织一支抢险队伍、做好一张风险隐患图、一张紧急转移路线图、开展一次演练、一个应急物资储备点,才能在两次地质灾害中成功避险,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完)

标签:

最新
  • 四川达州达川区:构建区镇村三级防灾体系 实现地灾“零伤亡”

    中新网达州11月21日电 (记者 王鹏 张浪)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达州

  • 西藏林芝:“鼠鼠”受伤 “蜀黍”来援

    中新网拉萨11月6日电 (郑爽 张力)近日,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墨脱

  • 库布其沙漠增绿引游人

    10月3日,游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

  • 蓝电E5 PLUS推出2.5万元“科技舒享包” 为用户提供新选择

    全新升级的第二代蓝电E5自上市以来,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和青睐。为

  • 速讯:托管基金的特点是什么?基金托管转出什么意思?

    托管基金的特点是什么?1、资产安全:托管基金会将投资组合的资产和

  • 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钟南山星”

    11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的钟南山星命名仪式上,紫金山天文台

  • 广西防城港武警官兵多课目训练磨砺血性 世界热点评

    连日来,武警广西总队防城港支队紧贴实战要求,从难从严组织官兵开

  • 国庆假期北京重点监测商家入账70.6亿元 当前热讯

    中新网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商务局7日发布的数据显

  • 《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报告》发布 为物流业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在本届服贸会上,各类服务贸易领域的最新成果相继发布。昨天(14日)

  • 全球快看:连续19年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新网9月5日电 国新办5日下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7月31日电(记者郝帅)今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

  • 世界观察:六神花露水涨价被吐槽 记者探访:产品价格上行已有时日

    六神花露水涨价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发酵。中国商报记者走访

  • 多地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部署 推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近日,多地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AI)产业部署。7月6日,上海市国有资

  • 全球今头条!​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工贸行业电气焊作业安全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严格电气焊安全管理,切实防范遏制电气焊作业事故,严厉打击非

  • 环球微动态丨稻花香里说丰年 北京大兴区瀛海镇丰收节农文旅活动启动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李栋)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

  • 中国星集团预计上半年综合亏损7800-8800万港元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期内集团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大幅增加至约76

  • 旅游
    • 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暖管沟管道维修更换工程中标公示

    • @海南人 对基层卫生机构有意见或建议可扫码反馈→

    •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是否看到这抹亮眼的“橙色”?

    • 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吸引1300余家企业参展